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数学教研组将积极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优化教研模式,使教师们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创新中,逐渐走向成熟,最终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学习型的教师。
二、教研目标
1.开展教学论坛,培养学习型教师。
本学期校本教研的主题仍然是“预设与生成”。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学习”、“自我反思”、“论坛交流”三个步骤,努力营造学习氛围,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培养学习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抓好数学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结合校本教研的指导和研究,抓好数学教学常规管理,努力促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具体措施
(一) 继续开展学科新课程实施研究,稳步推进课程改革。
1、组织广大数学教师进一步研读《数学课程标准》,把握其精神实质,以新课程标准指导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和课题研究,努力使各年级学生的数学素养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结合各级新课程的成果展示活动,组织新课程教材教法研讨会,交流课程实施经验,探讨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和问题。
3、组织教师参加、观摩武汉市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研讨的案例和标准,提高校本教研效益。
(二)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深入开展理论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将继续以“预设与生成"为课题的研究,引领教师“沉下去”,静心学习理论专著和教育杂志上的经验文章,加强教师的理论积累。根据校本研究对数学学科的要求,本学期将继续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有关“预设与生成"等课程改革的理论书籍,主要用于指导本学期数学组将深入研讨的以下问题:教学设计与课堂预设是什么关系?怎样学会为生成而预设?如何寻找预设和生成的平衡点?
(三)围绕校本教研专题强化常规管理。
1、抓好日常教学工作。
(1)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改进教师的备课方式,提倡写课后反思。教师备课要突出重点,既要关注教师的“预设”,又要关注学生的“生成”。 每位数学教师做到重视反思、及时反思和善于反思。在备课中要重视突出教师的“精心预设”,在反思中要重视学生的“精彩生成”。而不是详细的介绍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
(2)改进教师作业的批改方式。
提倡在学生每次的作业后写一些简单的评语。如:“有进步,加油啊!你真棒!”等等鼓励性的话,以此来激励、促进学生。
2、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1)保证教研活动有内容、有记载、有检查。教研活动除了定时间(4:05考勤),定地点外,必须充分准备,使每次活动都有充实的内容。教师可以自带学习资料,也可钻研教研组提供的资料。活动将采取独立学习、边学边议、先学后议等多种形式。每次活动后请教师及时上交学习笔记,促使每位教师都有所收获。
(2)继续开展"学-研-讲-评-改"系列活动。"学"即定向学习;"研"即专题定向研讨;"讲"即每位教师尝试执教教研课;执教者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面面俱到,只要结合研究专题、突出设计意图和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即可; "评"即结合学习体会,进行课堂教学的评议。评课者不必泛泛而谈,要围绕研究主题谈真知灼见,既要谈出教研课的闪光点,又要能切中要害,指出不足;"改"即在评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期末上交专题案例一份。
四、具体安排
周 次 |
形 式 |
内 容 |
地 点 |
一 |
小组活动 |
各小组备教材 |
各数学办公室 |
二 |
大组活动 |
下达教研活动计划、理论学习 |
南三楼会议室 |
三 |
大组活动 |
理论学习 |
南三楼会议室 |
四 |
大组活动 |
理论学习 |
南三楼会议室 |
五 |
大组活动 |
理论学习 |
南三楼会议室 |
六 |
大组活动 |
听专家报告 |
南三楼会议室 |
七~九 |
小组活动 |
听课、上课、议课 |
各数学办公室 |
十 |
小组活动 |
撰写论文 |
各数学办公室 |
十一 |
大组活动 |
教师论坛 |
待定 |
备注:以上安排若遇学校有活动需调整,临时口头或书面通知。
附小数学组
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