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教学  -  学科教研组  -  正文

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语文教研活动计划

发表日期:2007-03-23  作者:陶佳喜  阅读次数:

2006-2007学年度下学期

语文教研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的指导下,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倡导争做“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

二、 教研目标:  

(一)、加强学习,内化理念

1.学课标。进一步领悟课标理念,结合教学实践,理性反思。

2.学理论。学习理论专著和教学杂志,了解教学前沿动态,关注教研热点焦点,围绕校本教研专题,确立自主研究方向。

3.听讲座。请专家做专题讲座,引领方向,指点迷津,提升理论修养。

4.观课例。观摩名师课堂,学习名师经验;组内互相听课,互相学习。

5.记笔记。搜集整理研究资料,积累心得体会,内化理念。

6.写论文。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围绕研究专题撰写有借鉴价值的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

7.设论坛。设立教学论坛,搭建交流平台,展示教研成果,展现教师风采。

(二)、注重实践,抓好常规

1、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注意开发和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正确对待课堂生成,探讨课堂干预策略。

2、充分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意义和作用。要注意紧扣教材,围绕重点训练项目,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每位老师围绕教研专题上一节随堂研究课。听课不少于10节。

(三)、确立专题,突出重点

本学期教研的专题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成与干预。生成是一种教学状态,是指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生、发展与变化;干预是一种教学行为,是对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发展变化进行有效的引导与调控。一方面我们要创造课堂生成的条件,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对瞬息万变的课堂进行有效的干预,讲求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

主要研究的方向:

1.语文课堂中的预设生成与非预设生成

2.语文课堂干预的意义、原则、策略、问题等

3.用语文的方式干预语文课堂的有关案例。

(四)、规范管理,讲求实效

1.每周三下午两节课后参加教研活动,实行考勤制度,410分考勤。

2.每次教研活动须做教研笔记,笔记内容与本学期研究专题有关。笔记可以摘抄,但必须有随感。

3.每位老师在第13周前围绕专题完成一篇教学案例或教学论文,形成文字材料,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第13周前每个年级组至少推选一篇拟在学校教学论坛进行交流。

 

三、组织形式:

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分三个阶段:理论学习----撰写论文----论坛交流

组织形式:理论学习:大组;撰写论文:小组;论坛交流:全校

四、本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周 次

活 动 内 容

活动形式

1

备课及制订学科教学计划

 

2

讨论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3

专题学习(一)

大 组

4

专题学习(二)

大 组

5

专题学习(三)

大 组

6

专题学习(四)

大 组

7

专题学习(五)

大 组

8

专题学习(六)

大 组

9

专题学习(七)

大 组

10

撰写论文

 

11

撰写论文

 

12

撰写论文

 

13

论坛交流

 

14

论坛交流

 

15

论坛交流

 

16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