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不中空
——记冒“疫”前行的华师附小“综实组”
最佳搭配的“综实组”——老中青结合
“综实小组”点名:翁文婷、桂萌、陶佳喜和刘文全
一、活动目标——理性务实
疫情就是教材,家庭就是课堂。
在武汉战“疫”期间,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初步认识;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活动方案——简单明了
如,三月份学校“文化节”,“综实组”制定了如下活动简案:
三、活动方式——丰富多彩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然而,疫情把他们困在“囚笼”中,让他们失去了任鸟飞的天空。教师只有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才能够被他们所接受,进而转化成内在的能力和品质。
如何设计活动方式呢?
1.个性化设计
根据老师自己的专业特长,扬长避短,安排各自的课堂活动内容。
(1)美术兼英语老师出身的翁文婷:引导学生欣赏疫情创作画,“用画笔记录抗疫担当,让色彩闪耀温暖瞬间”(原句);开展英语在线答疑和评价。
学生绘画作品
(2)计算机老师出身的桂萌:借用scratch编程软件和办公软件,让孩子们通过作品表达抗疫决心,同时提高疫情期间自我保护意识和对病毒的认知。
学生的编程作品
(3)语文老师出身的陶佳喜和刘文全:指导学生欣赏美文美篇、朗诵诗歌、练习书法、办小报。
学生办的小报
2.自觉为主课服务
陶佳喜、刘文全老师找来写字视频,指导学生一边看,一边练习语文教材上的生字,减轻因疫情给主课老师带来的负担。
书法视频截图
3.视疫情为教材
我们设计的活动,既有以抗疫为主要内容的手工制作,绘画,编程,还有课中放松时供欣赏的抗疫诗朗诵或者歌曲演唱。至此,我们已经安排欣赏了华师附小红领巾广播台小主持人歌唱、朗诵作品近十幅,华师大副教授王欣《写给武汉的孩子》的一封信,观看了纪录片《武汉战“疫”纪》。
学生抗“疫”作品
4.满足学生爱好
根据孩子心理需求,刘文全老师把《小种子成长日记主题歌》教给学生歌唱,把《小种子成长日记主题词》教给学生朗诵。每节课课前都要唱一遍,诵一遍,既长知识,又活跃了气氛,学生特别喜欢。
《小种子成长日记主题词》
四、活动过程——互动交流
空中课堂上,师生活动过程我们虽然背对背,老师不能组织课堂,但不是无能为力。为此,我们抓住了如下环节:
1.教师组织家长学习,统一要求
我们把刘文全老师推送到华中师大公众号《新父母课程》上的一篇应时微文——《寒假延长,家庭是特殊的学校,父母是特别的老师》发给各班家长群,供家长学习,帮助家长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职责。
华师公众号《新父母课程》截屏
2.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对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老师了然于胸,根据进度,及时提供要诀,提醒时间,帮助学生规避问题。
3.教师接受质疑问难
教师紧盯电脑桌面,随时关注学生活动动态,及时解难答疑。
翁文婷老师专注于“空中课堂”
4.学生汇报活动成果
活动课结束前五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把活动结果单独发给老师。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反馈给全班。这相当于“面批”。
学生上交的手工作品
五、活动评价——灵活及时
限于条件,我们每节课对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做到了“因地制宜”:如,感想类的评价,则要求录音上传;书面文字类评价,则要求拍照上传;表演类的评价,则要求拍摄视频上传……
无论哪一类的评价,都要做到及时,正面,一语破的。
老师评价学生写字
老师评价学生手工作品
老师评价学生朗诵作品
“空中课堂”在时空上拉开了师生的距离,尽管我们综实老师们想法设法,费尽心思,但仍难全其美;再加上学生和家长的惯性思维——“综实”课乃副科,使得我们的教学步履维艰。但是,在“综实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真正做到了:
“空中课堂”不中空!
撰稿:刘文全
编辑:谢能超
审核:甘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