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教学  -  课程整合  -  正文

课程整合主动学习 意义及实施原则

发表日期:2012-05-03  作者:谢能超  阅读次数:

一、一节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课引发的思考。

怀揣已修改过N次的教案,我自信地走进五年级的课堂。

孩子们第一次在计算机教室上数学课,兴奋至极。稍作调整之后,我打开话匣:“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喜欢!”声音拖得很长,我知道他们真的喜欢。

“谢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则故事,一起听听!”

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鼠标轻点,《七桥问题的故事》开始了。

故事的末尾留下一个问题:能不能一次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又回到出发点呢?我依次请了三位学生上白板演示,看到可以用白板笔直接在屏幕上画画、书写,更可以更换不同颜色区别不同方法,坐在下面的学生按捺不住了,争先恐后的要求上来尝试。

几番尝试之后,发现都不能成功。我疑惑的看着孩子们说:“能不能一次不重复地走遍七座桥,又回到出发点,实际上就是看这幅图能不能一笔画成,这就是我们数学里经常提到的一笔画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一笔画。”

学生经过尝试之后,对此内容兴趣甚浓。

进入新课环节,通过白板显示六幅图形,让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判断哪些图形能一笔画,哪些图形不能一笔画,初步感知一笔画的规律。

 

 

 

 

 

 

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比我想象的要强得多,他们猜到了一幅图能不能一笔画可能会与这幅图的点、线、形状等等有关,商讨之下还能发现最终与这幅图的奇点个数有关:当一幅图的奇点个数是0个或2个的时,这幅图才能一笔画。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顺势问学生:还需要像当初那样一点点去画、去试吗?学生会发现当然不需要,直接根据规律判断就行。很快学生判断出只有图2和图4可一笔画,个别有不同意见的学生通过在白板上画一画、验一验,马上也纠正了自己的想法。

下面是研究画法的绝佳时机了,学生们纷纷举手示意要上来画一画,体验一番,没被点来演板的学生无不叹息,可见这白板的力量真是神奇,像磁铁般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看着演板的同学认真的把玩白板笔,一道道亮丽的彩色线条也从他们的笔下诞生,此时老师轻声提醒道:同学们注意观察起点和终点。最后通过比较发现:图2都是偶数点,从任意一点出发,最后回到这点;而图42个奇数点,只能以一个奇数点出发,以另一个奇数点为终点。

这样一环扣一环,循序渐进,顺水推舟,此时学生已经鱼满仓,信心满满,

对于解决相关问题已是跃跃欲试。多亏有这十幅图,为孩子们建立表象,从而学得透彻,更感谢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的素材让孩子们尽收眼底,艳丽的色彩使人记忆深刻,师生在自由板书和轻点鼠标间尽情享受获取知识的快感。

本节课知识容量较大,学生要开展探究活动,需准备大量的素材,而且操作

起来不太方便,要演示探究的过程,那就更难了,因此采用电子白板教学,提高

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传统数学教学形式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传统教学形式

整合教学形式

1、分三课时:一笔画的规律、一笔画的画法、一笔画的综合应用。

2、教学素材单一。

3、学生以听为主,被动接受知识。

4、学生画图难操作,不能呈现过程。

1、一课时完成:有趣的一笔画。

2、教学素材丰富多样。

3、学生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出规律。

4、电子画板可轻松选择笔型和颜色,可清除重画,可回放画图过程。

5、白板能使课件与板书结合,节省板书空间,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将教学内容做成一个主题网站,

越来越受老师和学生的亲睐。老师可

以随心所欲的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

可以自主选择性地学习,而不偏离课

题之外,与当今最流行的“网脉工程”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为适合“一笔画”这内容的需要,本节课的主题网站建成一个画板的形式,可以实现画画、例题学习、练习巩固、清除、回放等功能,全方位的互动,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句不大中听的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不管这句话是不是在无中生有,我想都值得我们中国人提醒自己:学会与人合作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在感知一笔画规律、填写统计表、发现一笔画规律等环节都安排了学生合作,一方面提升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分担了教学难点,节省课堂时间,使学习效率更高。

信息技术,为新时期的教育注入活力,带来全新感受。老师不用过多讲解,且能将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直观呈现;学生能将死书读活,体验到数学规律产生的过程,并能活学活用,充分展示学习过程和成果。

记得上课即将结束的那一刻,某位学生大喊道:“啊!这么快下课啦,我还没有玩够呢!”是啊,我们的孩子在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上是意犹未尽,学习在他的眼里是快乐的,他们愿意学、主动学。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义及实施原则。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信息技术长久以来一直被当做一种单纯的技术在学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倡导创设情景,结果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有的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生字时用多媒体演示,这样一来,写字的过程没有了,笔顺笔画也看不出来。还有的教师把课本上的图画做成课件,再用多媒体演示出来。这无疑是做了很多无用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创造生动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原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理念的提升和发展。原来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关注辅助教学,而且将信息技术孤立与课程目标之外,不能作为教学结构的有机元素来看待,结果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整合课中将更加关注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课程目标出发,真正的把信息技术整合与教学之中,信息技术主要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知识构建与创作实践工具。学习者必须根据学习环境和目标,根据其预期结果,选择合适的信息。

    整合课中的信息技术手段应该构成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或者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真正在其中体验,学会在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构建学习环境,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功能以及虚拟功能等营造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环境。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施原则如下:[2]

1、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为指导。

2、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核心来进行整合。

3、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计,使计算机既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又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4、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5、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全新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倪华 张文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7

[2]谷礼娜.《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的初探》.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