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
华中师大附小 陈青
《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授课的前一天晚上才最后敲定的。一年级胡老师帮我收集的资料、我班学生的习作都是周二才拿到。周二语文课上,我们学习《慈母情深》一课时,我按惯例问学生是否喜欢这篇文章。好几个学生说感觉一般,主要原因是作者的选材不够典型。相对而言,好多学生表示更加喜欢《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因为事例够典型,人物形象够高大。这些新动向都成为了我周三授课的新内容。
周三的课堂上,一切按照既定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如我愿,学生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与《慈母情深》两篇课文的态度在课堂上得到巨大逆转,老师的价值判断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审美取向及情感态度:真实是文章的第一要素;父母之爱伟大亦平凡。
教学结束了,但它带来的思考却远未停止,如同一次不小的余震。
余震之一:我们的教材难道不能虚构吗?
课堂上学生的发问,课后老师们的探讨,都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课文的虚构真应该这样计较吗?假故事不是也可以传递有益的道理吗?
对以上观点,我不能苟同。
首先,虚构是有底线的。虚构不是凭空瞎编,而是真实生活的高度提炼。合理虚构的情节在生活中未必已然发生,但一定是可能发生的,即使生活中不可能出现,它也能够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虚构不是虚假,更不是虚伪。我们可以裁减真实,但不能损害真实,更不能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其次,真实是教育首先应该传递的道德和价值观。叶圣陶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教育最初和最终的目的。教材让人习得知识和价值,以不真实为基础的教材,违背了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没有真实可信,教育的其他目标将无从谈起。虚假的文字却如同三聚氰胺奶粉,迟早会在孩子的认知与情感中埋下致命的隐患。在充斥假大空的文字世界里,也支撑崇拜着假大空。假教育教出来的是假人,将来肯定只能形成假社会,恶恶相报。
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不是崇高,而是是非判断。保持对虚假的警惕,形成求真的社会氛围,破除追求真实的种种阻碍,不仅对教育,对任何社会事务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余震之二:我们的课堂到底应该教什么?
听完课后,有老师对我说:这节课已经不是一节常规意义上的语文课了。我知道,这样的教学过程已经背离了常规教学中尊重文本作者和教材编者的价值取向的教学原则,表达了太多的教师个人情感及价值观。
其实,这才是我向往的课堂。
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曾提出“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观,即不唯高架的理论和教科书上的现成定论,不唯专家、领导和权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研究和处理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话语方式的唯一,正确答案的唯一,是对独立思考的最大束缚,这正是一直受人诟病的语文课堂遭人厌弃的地方之所在。我期望有一种强健的、以理性贯穿的话语方式进入我们的语文课堂,我期望在树立个体自觉的同时,打破学生对绝对权威的迷信,使他们建立自己独立思考的方式,培植终身学习的能力。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规律,我们的语文课堂既要教课文,更要教做人。教师既不掌握物质力量,也不具备任何政治权力,唯一所有的,是作为人的感情、作为人的人格、作为人的知识财富,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用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的广阔视野,用建立在审视现实之上的人文良知,用独立、健朗、理性的话语方式,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花,激励学生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