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反思
一、精致的预设
1、首尾呼应,线条流畅,一气呵成
纵观全课,开头与结尾用一组诗前后呼应,开头的一组诗句,正是对第六单元那组课文里的几种不同的爱的总结和回顾,引出诗之后,教师追问:爱还是什么呢?引出了我们下面要学的文章。课的结尾又出示了一组诗句,这组诗句在后面添加了新的内容,也就是同学们在《剥豆》这篇课文中体会出来的那种母爱,这样的首尾呼应,让我们感觉到了一节课的完整性和递进性。
再看本节课,线条非常清晰流畅,先感悟比赛中母亲的瞻前顾后,再品味比赛中儿子的表现,在这两条线的统领下,学生有了双重收获,一方面明白了瞻前顾后的爱不是真正的爱;第二方面知道了作为孩子应该承受应有的失败。整节课,一气呵成、水到渠成。
2、精心预设,注重教法,育人无痕
备课时细读文本很重要,如何把教师细读出来的东西“教”给学生,同样很重要。前者依赖教师的文学功底,后者依赖教师的教学技法。
例1:对题目中“剥”字的教学。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多音字,在什么词中应读“bāo”在什么词中应读“bō”,而是这样教的。
师:读题——
生:剥豆。
师:把豆壳剥掉叫——
生:剥豆。
师:把桔子皮剥掉叫——
生:剥桔子。
师:把糖果纸剥掉叫——
生;剥糖果。
师:那么,这个词你会读吗?出示:剥削。
生读。
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连续用了五六个描述性的语言让学生重复感受“剥bāo”,语境的不断出现,让学生无形中感受到,把一种物体的外皮剥掉,表示动作时读bāo。老师没有半点教的痕迹,学生却在无形中学会了这个知识点,我想这就是“教育无痕”的境界吧!
例2:体会母亲心理矛盾,瞻前顾后,教师问学生,我们在写作文时,老师会教我们写心理活动的句子不必加双引号,而此处,为什么加上双引号呢?难道是毕淑敏写错了吗?用一个问题激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当学生有了认知冲突之后就会去思考,寻求答案。学生很聪明,马上有人回答,有了双引号会让我们看出,母亲内心好像有两个人在激烈地斗争、对话。老师马上接过话题:“对,母亲心里好像有两个人,一个是毕淑敏甲,一个是毕淑敏乙,毕淑敏甲说——,毕淑敏乙说——”在师生配合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领悟了毕淑敏那种举棋不定、瞻前顾后的心理。
二、精彩的生成,精妙的调控
课堂上我看到了最精妙的一处是
这里:
师:这是一位( )的儿子。
生:自信
生:执著
……
师选择性地让学生把关键词写到黑板上,是这样一些词:自信、轻松、执著、输得起、输了不沮丧、永不气馁、大气。看着这些排列凌乱的词语,老师迅速进行了分类,并将它串联起来,作了一个很完美的小结。
师小结:这是一个在比赛前大气、自信的儿子,这是一个在比赛中执著、轻松的儿子,这是一个在比赛后输得起,输了也不沮丧,永不气馁的儿子。
三、两点小问题
1、在读悟“8、9、10、11”自然段时,我觉得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母亲的矛盾表现在哪两方面?一方面是心理活动的矛盾,一方面是动作上的矛盾。然后,教师引领学生从这两方面去感悟。把“心理活动”和“动作”这两个词更明确的提炼出来,会让学生更明晰地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课始,学生概括了主要内容后,师板书:母亲(赢)儿子(输),老师在输字上写了一个“?”,我觉得此处的?写之过早。因为,这个问号完全是老师强加上去的。课的一开始,学生在认知上是完全肯定儿子比赛输的。只有当学生感悟了母亲那种瞻前顾后的爱不是真爱之后,老师再问:“此刻,你还认为儿子输了吗?”如此一反问,学生马上会反应过来,儿子没有输,他赢得了失败后的不气馁,他赢得了输得起的精神,他赢得了大气和自信……
课件制作流程
1、 课题
2、 多音字 剥 剥豆 剥花生 剥香蕉
3、 剥削剥蚀
4、 制作小诗
5、 文段赏析
6、 学生自己写小诗
7、 作者毕淑敏和作品介绍
8、 1.文中“一些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 。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
不超18字】
3.对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手段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细节描写 B.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D.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行动描写
4.儿子性格特征表现的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 】、【 】
5.文末里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