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实训

培训快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实训  -  培训快报  -  正文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来华师附小讲学:实现“教课文”到“学语文”的华丽转身

发表日期:2016-10-30  作者:  阅读次数:

10月29日上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忠豪教授来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作题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程改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湖北省教学研究室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段宗平老师主持。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召集人、全国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杨再隋教授,湖北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特级教师李作芳老师,湖北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研究中心秘书长、特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沈爱华老师与_湖北省网络研修工作坊分坊主,华中师范大学合作校校长们一起聆听了报告。

报告一开始,吴忠豪教授指出,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重新进行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他认为,这结束了长期来对语文课程性质“人文性”“工具性”孰轻孰重的争论,指明了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语文课程必须转向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

吴忠豪认为,语文教师应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提高语文课程意识。“语文教师必须依据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重新确立正确的语文课程教学理念。”吴忠豪指出,语文课应该是以课文为载体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实现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语文教师必须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从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对课文深度解读分析到重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转变。

为了帮助与会语文教师加深认识,吴忠豪对过去中国语文教育界盛行的“讲读课文”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了学理分析:一,围绕课文内容理解组织教学,异化语文课程性质;二,深入分析课文思想内容,超越学生认知水平;三, 碎片化教学语文知识方法,违反学生学习规律;四,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极大增加语文教学的难度。

吴忠豪结合一些生动的事例提醒与会者,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的国家教育部小学教育司的调查报告曾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如下问题:很多教师对字、词教学不够重视;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不够重视;分析讲读课文有脱离语言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单纯讲故事情节或抽象地讲述思想内容;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恰当地讲述文学上的抽象概念;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六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问题现在依然顽固存在,就是因为它们是与‘讲读课文’这种教学形态共生的,是与生俱来的。”吴忠豪对老师们说。

吴忠豪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必须依据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进行选择,必须将积累丰富的语言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教研员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小学生需要教哪些语文知识方法”“各年级应该教哪些语文知识与方法”“关键语文知识与方法的价值界定”“关键语文知识与方法的评价指标”

吴忠豪指出,我国的语文教学之所以长期走不出高耗低效的怪圈,是因为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到教学形态都存在不符合语文教育规律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阅读与表达的严重失衡,随意、无序的教学内容,以及基于教师经验的文本解读。基于此,他强调,语文课程的改革,必须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他详细阐述了具体的措施,提出了明确的构想。他通过对日本、美国等国家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习作教学主要做法的介绍和共同经验的归纳,提出了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吴教授的报告,见解独到,案例丰富,表达精确,其深刻的思想冲击力和明晰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依据使与会教师很受启发。

吴忠豪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他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主任,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修班首席专家,全国高等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1-10册)主编。吴忠豪对语文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执着的追求,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对我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他曾应邀到全国多个省市指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