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组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课程教学  -  学科教研组  -  正文

思维碰撞现灵感,同课异构展缤纷 ——华师附小一校两区数学协同教研

发表日期:2020-11-26  作者:  阅读次数:

思维碰撞现灵感,同课异构展缤纷 ——华师附小一校两区数学协同教研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为了充分发挥桂子山校区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搭建学习研讨平台,促进“一校两区”教师协同发展,附小数学组率先拉开了“一校两区同课异构”协同教研的序幕。

  2020年11月4日,在课程教学中心谢能超主任的引领下,两个校区的数学学科教师,近30人集聚一堂,开展“同课异构”协同教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共话“体悟式”教学,助力“四勤”教研之“勤实践”项目的有序开展。

  本次“同课异构”研讨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承担本节课的教师分别是桂子山校区的万莉老师和南湖校区的宋荷老师。


桂子山校区备课组磨课中



南湖校区备课组磨课中



教研组磨课中


  为了打造出精品课例,两位老师在正式上课前都经历了好几轮组内集智备课、试教、再反思的磨课过程,磨课过程中还有幸得到了市教研员刘小宝老师和区教研员李桂玲老师的指导;桂子山校区课程中心谢能超主任、一校两区低段教研组长王菁老师以及低段数学组老师更是全程参与研讨,献策献力。

  万莉老师的课教学环节完善,逻辑清晰,立足学情,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利用学生互助,生生评价调动学生积极性。还渗透了数学文化,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万莉老师正在上课中


1DACF


用学具表示出10,有多种摆法


CE59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0的组成

  你来摆,我来写,合作起来真快乐!


F9E8


  数学文化是滋生知识的土壤,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人是怎样计数的~

  宋荷老师的教态自然,教师语言亲切;课堂中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不断推进学生深化对10的认识,还关注了学习小组。


8108


宋荷老师正在上课中



放手学生,才能收获满满


9338


区教研员李桂玲老师悉心指导


A1B3


市教研员刘小宝老师莅临指导


2261E


  无论是听课还是研讨,低数组老师从不缺席的同时,其他年段老师们也积极参与,不能来到现场,就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线上线下一起开展,附小的教研风气就是这么好!


8406B


  本次“同课异构”协同教研活动能够圆满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低段数学组老师们的精心组织。在活动总结阶段,统管一校两区教学工作的甘爱民副校长再次强调了“同课异构”这种教研形式的意义以及附小“一校两区”的教学现状,现阶段附小教师应当探究如何由“引导式”教学向“体悟式”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以生为本,先学后教。两位上课的老师也都对自己磨课的过程,本节课的不足以及活动中的收获进行了总结。最后谢能超主任则用七个高度概括的词“精准、精华、精心、精敏、精神、精英、精彩”,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低年段数学教学中,从具体到半抽象再到抽象,再回归生活的过程应该完整,课堂总结阶段,不仅问学生知识性收获,还要帮助学生总结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对所有年轻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老师们能从“学会听—善模仿—勤切磋—再创造”这几个阶段去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同课异构”这种采取比较研究的教研方式,能够充分发挥不同老师的教学长处,展现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在比较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后附小数学组也会继续学思研教合而为一,不断构创一种“和合共赢”的教研文化!


图片:王  菁

文字:余梦萍

编辑:谢能超

审核:甘爱民


阅读 200
写下你的留言